高效骨痛康綏中店:泉州旅游必去十大景點
說起泉州,有這樣一句話:“半城煙火半城仙”,說的就是泉州城中寺廟眾多。無論你走到哪條巷子哪條街,甚至下一個拐角處,就能看到一座廟宇。
泉州有佛廟、孔廟、關帝廟、伊斯蘭教寺院、基督教堂、媽祖信仰......眾多神明在這里和諧共處,人們拜神明就如一日三餐那樣必不可少,如自然呼吸一樣融入每個泉州人的生命中。
泉州的寺廟文化流傳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全城擁有超過6000座廟宇,香火旺盛,活脫脫的一個世界宗教博物館,難怪有人說“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也說過:“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
如果你也想去看看這座歷史之城,關注兔管家旅行網百家號,了解更多熱門網紅打卡景點,出行旅游很方便。
泉州是一座依海而生的小城,最有名的頭銜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從隋唐開始繁高效骨痛康哪里能買到盛,到宋元已是鼎盛。許多商人通過這條海上貿易通道來往世界各地,繁盛的商業,將泉州發展成了東方第一大港。
輝煌的海上貿易給泉州帶來了界各地的商人、學者、傳教士等民眾,同樣帶來了世界各地的信仰文化教派。在《世界遺產名錄》,就有“泉州:宋元中國的海洋商貿中心”這一記錄。
海上貿易看似繁華,但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中航行,有無數未知的危險存在。這些依海而生的商人漁民等,每次出海前都會祈求媽祖的保佑,或祈出航平安,或愿滿載歸來。商人到達世界各個角落,也就把媽祖文化帶到了全世界,時至今日,媽祖信仰文化仍經久不衰。
媽祖是一名女子,有材料記載說她是湄洲嶼林氏女,也有史書說她是官宦人家的后代。媽祖名叫林默,她是一名懲惡揚善,心懷大德的女子,創說中還擁有神力,是保護海上平安的海洋女神。
林默出生于福建莆田,自小與海為鄰,在她28歲的時候,為了救助危難中的漁民,而不幸失去了生命,當地人為了紀念她無私大愛的精神,從此尊稱她“媽祖”。這種保護海域安全的行為,符合沿海人們對平安歸來的心理需求。
特別是在海上貿易發達的泉州,媽祖被引進泉州港,因漕運及海外交通的發展,這種信仰被傳播海內外。
那媽祖是怎么成為“天后”的呢,這就要說到朝代皇帝褒封了。主要是在宋、元、明、清這幾個時期,媽祖收到朝廷封賜共有36次之多,成為歷代受封次數最多的女神。
封號也逐漸上升,從“夫人”“妃”“天妃”,直至封號的最高名稱“天后”,可以說是冠絕古今。而祭拜媽祖的廟宇,也就稱為“天后宮”了。
據說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所佩戴的護身符就是媽祖。
泉州天后宮是供奉媽祖的廟宇,始建宋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建立在泉州鯉城區的天后路。
1988年1月13日,成為國務院審定公布的第一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現高效骨痛康的作用存建筑規格最高、祭祀媽祖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媽祖廟宇,臺灣地區和東南亞等國的媽祖廟,都是從泉州天后宮分靈的。據不完全統計,媽祖在全球有上萬座宮廟,3億多敬仰者。
每年到了農歷三月二十三,媽祖生日這一天,來自世界各地的華人齊聚泉州,祭拜媽祖,盛況空前。
泉州天后宮保留著“前殿后寢”建筑布局,建筑主要以明清木質結構為主。進入天后,首先看到的是正殿,正門是精致的雕梁畫棟,十分開闊。
正殿的臺基比地面高出1米,整個臺基都是由花崗巖建造,花崗巖上雕刻著許許多多圖案,有鯉魚、攏、神馬、仙鶴、祥云等等蘊含吉祥意義的傳統圖案,這讓天后宮更顯莊嚴肅穆。
殿內中間就是金身的媽祖,只見她身著鳳冠霞帔,面容雍容華高效骨痛康膠囊貴,端莊大氣。除此外還供奉著媽祖的輔神像,殿內還有很多浮雕,處處彰顯著閩南建筑藝術的精華。這里還有一件雍正皇帝御書的橫匾,上面寫著“神昭海表”。
在正殿后方有一副大型壁畫,是在清朝道光年間繪制的,是《敕封天上圣母圖》,描繪了天后宮的建筑。
正殿之后就是寢殿了,在明朝嘉靖年間曾經重修過,保持了一對元代時期關于印度教的石柱,這雕刻手法和泉州另一座佛教寺廟開元寺內的另一對印度教的石柱相同,也從側面證實了數百年前的泉州,多種文化的交融互存。
一座古城能夠活下去,不僅取決于建筑,更取決于生活在這里的人。泉州仍有驗貨,在頭上方。山河遠闊,人間煙火,好日常在。
福建不僅只有泉州的媽祖廟,還有武夷山,廈門的鼓浪嶼,福建地區的土樓,湄洲島,泉州的開元寺,火山島等等眾多的網紅打卡圣地。
如果你想探尋媽祖文化,那一定要來泉州天后宮看一看,這座古城和天后宮見證了海上商貿文化的繁榮昌盛,也將媽祖文化傳播至全球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