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歷史上有哪些勝局已定,卻被反殺的戰役?北漢與后周高平之戰
五代十國,北漢與后周高平之戰。
后周交戰不利,大軍右翼先潰敗。而此時,北漢軍前鋒趁勝突進,流矢已觸周世宗的天子車駕。
按古代戰爭規律,天子是絕不能立于危墻之下的!所以這時候,周世宗應該撤退,皇帝一逃,周軍自然會斗志瓦解而全軍崩潰大敗。
況且,河南鍵源堂高效骨痛康北漢還有一位強援,數萬遼軍驍騎列陣在北漢軍陣西側為掩護,尚未出動。
對北漢來說,以優勢兵力碾壓即將全面潰散的周軍。怎么看,這都已經是十拿九穩的大勝局面了。
然而,萬沒料想,神武天生的周世宗柴榮卻不按套路出牌,竟然以皇帝之尊,親自沖鋒,一下就反轉了大局。
恐懼會傳染。
但是勇氣也是會傳染的!尤其是皇帝的勇氣,會令全軍甚至舉國振奮。
天子不畏死,周軍諸部將士的士氣瞬間就被激的暴漲了起來。于是諸軍奮發,逆行激戰,本已勝利在望的北漢軍,反被打了個一敗涂地。
這是歷史上最經典的反殺戰例!
高平之戰的由來。
公元954年,后周太祖郭威病逝。
而借著契丹勢力,一直有裂土割據、與中原并立之心的北漢主劉崇,一看周主新喪,這真是一個趁機咬一口的好機會。
于是,便聯結遼軍,大舉兵馬,趁喪伐周了。
北漢整體實力遠遜于周。
而北漢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趁喪伐周,是因為北漢有遼國支持。
是役,遼軍出動萬余驍騎,與北漢組成聯軍,一同南下進犯后周。
敵人大兵壓境,如何應對?。
后周朝廷分成了二派意見。
一派以為,北漢不足懼,但契丹精騎名震天下,其鋒不可當,應慎重,再慎重。
而剛剛登上帝位的后周世宗柴榮認為:
敵人趁國喪來犯,如此猖獗,豈可縮頭。還慎重個屁,直接迎頭打過去,才是最好的辦法。
諸侯割據,天下戰亂不止。
周世宗早有一統之志,當然不能容忍北漢這種仗著外敵撐腰,引狼入室的宵小賊寇行徑。
于是,世宗力排眾議,親率大軍出征,討伐北漢。
北漢軍與后周軍兵力對比。
周軍兵力:步騎四萬。
北漢\遼聯軍兵力約五萬:北漢步騎三萬余,遼軍騎兵萬余。
雙方高效骨痛康管頸椎病嗎兵力對比,北漢略占優。
戰斗力對比:兩方諸部將領皆為百戰驍將,士卒統是五代久經磨勵的精兵悍卒。
這是一場雙方都有君王親臨戰場的經典對決。
戰斗開始。
北漢大將張元徽率千余驍騎,率先出擊,猛攻周軍右翼。
而周軍防守右翼的正是宿將樊愛能、何徽二部人馬。
周世宗柴榮初登帝位,此二人心里并未完全服氣,對此次出征又不怎么贊同,戰斗意志并不堅定。于是,二人在張元徽的騎兵猛攻下,稍微打了一會,竟然先后潰敗,不顧大軍安危,竟然擅自撤走了。
主將撤走,右翼部隊頓時亂成了一團,瞬間就崩潰了。士卒驚慌亂逃,更有千余兵馬,竟然解甲棄械,向敵高呼萬歲,就地投降了。
這樣的場面,讓周軍整個陣線產生了混亂。
于是,北漢前鋒軍馬齊出,趁勢猛攻周軍中路。而周軍士卒惶恐不安、諸部將領信心動搖,大軍崩潰之勢,已在瞬息之間了。
北漢軍一部精兵趁勝猛插突進,兵鋒直扺世宗的中軍,戰場上飛箭如雨,有流矢已觸及天子車駕。
周軍的陣線已搖搖欲墜,形勢危在眉睫。
天子左右隨從見狀,紛紛力勸周世宗柴榮先行撤退,離開已經兇險難測的戰場。說白了,就是讓天子棄軍而逃。
如此關鍵時刻,如果天子車駕旗幟向后走了,那么,周軍將士必定再無人還會有死戰之心,數萬人的大陣隨之必定全盤崩潰。
北漢帝劉崇,此時已志得意滿,勝券在握。麾動全軍向周軍猛攻,就等周軍的陣線總崩潰了。
因為天子安危,遠比一場戰役勝負重要的多。按規律,身為天子的周世宗,是一定應該立即撤離戰場的。
所以,若干年后的宋太宗趙光義,在幽州城下面臨類似情況時,便毫不猶豫就丟棄大軍跑了,從而導致了二十萬北伐宋軍的總崩潰,讓北宋十數年積攢起的精銳,一役葬送了個干凈。
然而,柴榮豈是肯棄軍而逃之輩!于是,周世宗的絕境反殺開始了。
高效骨痛康的成分當左右紛紛力勸周世宗棄軍走避時。
柴榮非但不避,還親自披甲執兵,拔劍怒斥左右說道:“有誰再敢言退者,立斬!”
言畢,竟冒著飛矢驅馬直前,親臨一線,督促三軍奮力死戰。
兵法曰:將為兵之膽。只要大將鎮定自若,那么無論多危險,士卒也能繼續奮勇戰斗。而皇帝的英勇,對士氣的激勵更是百倍于大將。
周世宗以天子之尊身臨一線,親蹈鋒刃。這讓正處于群情惶恐不安的周軍將士們,熱血在一瞬間就燃燒沸騰了起來!
馬上就要到崩潰邊緣的周軍,忽然間,人人意氣奮發,無不以一敵百。
禁軍內殿直將軍馬仁瑀躍馬而出,向士卒厲聲高呼道:
“天子親自受敵,還要我輩有何用?”
于是,馬仁瑀搶在世宗之前,一馬當先,引弓發矢,箭無虛發,一連射斃敵悍卒數十人,士氣益振。
殿前右番行首、將軍馬全乂攔住世宗,請命道:
“賊人雖勢大,已是強弩之末,必將為我擒,愿陛下按轡勿動,徐觀諸將破之。”
言畢,身率所部數百騎沖向敵軍,迎頭撞進了敵陣之中,奮力搏戰。
后來成為“宋太祖”的趙匡胤,時為禁衛軍宿衛將。當他目睹周世宗的天子大旗在混亂中逆向而前時,趙匡胤同樣感受到了自己的血液像燒著了似的熾烈了起來。
于是,趙匡胤振臂大呼,對左右部屬喊道:
“主上親自涉險,我等豈能不拼死力戰!”
趙匡胤率二千鐵騎出右翼向敵發起反沖擊;禁衛軍殿前都指揮使、附馬都尉張永德率二千騎出左翼,居高臨下,四千騎兵左右夾擊北漢軍陣。
戰場形勢一下就反轉了,周軍將士在世宗皇帝身先士卒表率下,個個勢如猛虎,無不以一當十,所向披靡。
諸部直向前推,反敗為勝,激戰中,陣斬北漢驍將張元徽,北漢三軍為之奪氣、全盤大潰,劉崇落荒而逃。
而高平戰場上還有一件很滑稽的事:
列陣于北漢陣線西側、被北漢視為強援的遼軍萬余驍騎,一見周軍士氣如虹,已不可戰勝。于是,遼軍竟然不出動,反而先撤了。
所以,外部勢力者,自古以來都是不可靠的!